向疫而行,青春作答。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校未返校的大学生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他们积极响应志愿服务号召,冲锋在前,连续作战,有的穿上了红马甲,有的穿上了防护服,化身防疫宣传员、一线排摸员、信息录入员、心理疏导员等,全力投入到抗疫一线开展服务保障,共同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李骉:做身披白色战甲的守护者
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2102B班李骉是一名大一新生,在居家学习的闲暇时间里,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省内的疫情形势。清明假期,本该是和家人踏青的好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看着每天确诊及无症状的病例增长,李骉却在家里坐不住了。“面对疫情,我觉得青年人应当有青年人的担当和勇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当得知社区需要一批年轻志愿者时,他便立即向居委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时间前往社区领任务、扛责任,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大家把口罩戴好,掏出手机,打开支付宝APP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场所码。”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李骉凌晨六点便上岗了,他身着防护服,穿梭在队伍长龙中,不断确认着每一位前来做核酸检测居民的信息并登记在册,碰到一些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他便耐心为其登记,或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健康码、行程码。一上午的时间在忙碌中匆匆而过,而他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每一位志愿者都积极发挥着各自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付出守护着整个社区的平安。”李骉说,自己身着白色防护服、身披志愿红马甲的时候,是十分自豪的,但志愿者并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相比那些在真正一线奋战的英雄们,自己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只是想证明,在疫情面前,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并没有退缩,我们也冲在前面,不畏艰难、不惧危险,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城市。”
李宇帆:守护家乡二次出征
李宇帆是汽车工程学院20检修355班的学生,今年寒假期间他就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协助社区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为自己家乡的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月初,随着太原小店区突发疫情,李宇帆再次向党员的奋战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靠拢,加入到了太原南站抗疫前线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去。

“这一次换作自己来当‘逆行者’!”李宇帆说,有幸成为一名抗疫的“大白”,他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我省多地发生输入疫情的严重态势,太原南站作为重点防疫地区,客运量及其大。疫情之下,李宇帆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情况下,配合坚守在太原南站的医护人员,对外来反晋人员、黄码黄标人员进行核验登记工作。
李宇帆说,虽然防疫一线的工作充满着起伏与坎坷,但能在全民战疫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是十分难得宝贵经历。“家乡一直在哺育我,这一次换我守护我的家乡。”他坚定地说。
闫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当我戴上志愿者的袖章开始,就不能有一丝懈怠,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考虑,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计算机工程学院19信息318班的闫泽,是清徐县人,也是一名青年党员。4月13日清徐县韵达快递突发疫情,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前往清徐县集义乡桃园堡村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闫泽负责协助发放抗原自测试剂盒、登记人员信息、上门做抗原检测、统计信息上报……几天的志愿服务下来,闫泽没有一丝懈怠,他的身体里,似乎藏着用不完的热情和能量。“这段时间突然爆发的疫情给我的家乡带来了严峻考验,看着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我揪心又难受,唯有用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与同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汇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去战胜病毒!”闫泽的志愿服务还在继续,他依然毫无怨言地在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很高兴,在志愿工作中让我有机会展现青年党员的担当、实现自己的价值。”参与这次志愿服务,闫泽感触很多,对党员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党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而备受感动和敬佩。
乔英英:不畏严寒,把守小乡村的第一道防疫关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现代物流学院20会计334班乔英英在参加完志愿服务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寒假期间,乔英英参加了所属社区的防控疫情活动,检查来往通行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工作虽然简单,但却是在把守着小乡村的第一道防疫关口。

天气严寒,乔英英瘦小的身躯套着御寒的绿色军大衣,每天在小区门口站岗,大部分进出人员都是居村人员,一来二往也就熟悉了,有遛弯的老人会主动和她聊天问她冷不冷,还有热心的人送给她苹果吃……这些举动让乔英英心里暖极了,感觉自己的奉献得到了回报。“当然也有不配合检查的。”乔英英回忆着,从事志愿者服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支持、理解的,“不过所有付出皆是收获!”
在乔英英看来,志愿服务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颗舍己为人的心。她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早日战胜疫情尽一份力。
闫泰呈:在一声声“辛苦了”中不断成长
“在4月8日的上午,我突然接到通知,所在属地晋源区要进行全员抗原检测。于是我立刻向社区报名志愿服务,想要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艺术设计学院视传2102B班闫泰呈利用线上网课的课余时间,放弃休息,参与到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去。在第一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他和另一位社区工作者负责社区28栋楼、近百户、几百名居民的抗原检测工作,包括上门派发抗原测试材料(四件套:鼻拭子、药水瓶、试剂卡、垃圾袋)、登记自测结果信息等工作。

从清晨集合,闫泰呈与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上门发放抗原检测材料,一直忙碌到中午一点才结束。入户时需要爬楼,还要教部分上了年纪的居民如何自测,整个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是来自居民的一声声“辛苦了”,让他一扫疲惫,三个字虽然简短却饱含着对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支持和理解。“没事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闫泰呈通常会这样回复大家,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本就应该以回馈社会为目的地劳动。闫泰呈说,希望疫情能尽快散去,让大家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在本该春暖花开的时节回到校园。
王鹏宇:践行奉献助人的社工精神
今年2月底,太原市尖草坪区出现新冠确诊患者,随即整区封闭,开始全区人员核酸检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和核酸检测工作量是庞大的,社区基层的协助工作量必定会骤增。”文法学院18社会工作G班的王鹏宇用专业角度在心里分析着,他第一时间响应招募抗疫志愿者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用社工精神与专业服务助力筑牢疫情防线,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在社区抗疫一线,王鹏宇担任信息录入员,并协助医护人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录入每一位前来进行核酸检测居民的基本信息,需要极高的耐心、细心。”王鹏宇说,这项工作需要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仔细核对录入信息,才能保证后续的核酸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进而确保居民之后能够及时查看到自己的核酸结果,因此不能犯一点马虎。

王鹏宇积极热情、耐心仔细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居民的肯定和社区的表彰,他深深体会到社会工作专业在抗疫实践中的价值所在。“重任在肩头,使命在心间,社区只是千千万万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基层队伍之一。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王鹏宇说到。
据统计,截至4月10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共有516名未返校的大学生在属地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这次战疫行动中发光、发热。他们纷纷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投身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用行动和担当奏响青春战疫之歌,彰显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