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人才引进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康海燕、科技创新城服务中心主任高彤燕在我校对接交流人才和科创工作。校党委书记张主社,校长潘晋孝,副校长张秀芝出席交流对接会。

会前,张秀芝陪同康海燕、高彤燕参观学校路管家产业学院。他们对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会上,张主社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希望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申报建设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把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作为双方的合作目标。通过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牵引学校各二级学院和园区内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开展职业本科层面联合招生,开设现场工程师订单班,举办职业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接园区,服务企业,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康海燕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统筹“一谷三园”建设,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现代医药、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装配式建筑、新材料八条产业链,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行区。现有市场主体5.6万家,其中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人才引进交流服务中心主要是服务企业,其中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企业牵线搭桥,开展校企合作,帮助企业寻找技能人才和研发人才。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学校特色专业梳理出一批产业链上的链主链核各类型企业,进一步增加校企互动,争取尽快实现建成国家级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的目标。
张秀芝表示,双方通过搭建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这一平台,在人才培养上,学校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在科研转化上,学校也有自己的多学科科研团队,为企业做好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最终实现园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赢。
潘晋孝指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内的企业量多质优,学校各学院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做好精准对接。学校相关专业教学,能力培养,课程开发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学院和专业课教师要深入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想办法组建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相信学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提上来,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提高。学校相关部门要组织学院紧密对接园区企业,了解企业实际和产业前沿,及时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满足企业需求。
高彤燕说,通过今天的调研,发现山西工科大和相关产业企业结合比较紧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希望山西工科大积极参与晋创谷和低碳技术科创走廊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学校党政办、发规部、教务部、科研中心、产教融合中心、国内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图文:刘宇飞 初审:张昭 复审:周俊瑛 终审:郭文彦)